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
對于惠安縣涂寨鎮扶貧辦主任莊炳山來說,今年夏天與往年大不相同——不再是“苦夏”。
“往年,天最熱的時候我們最忙最苦了!要忙著準備很多份材料來迎接下半年的多個扶貧檢查,還要反復帶不同部門走訪貧困戶。”莊炳山揮了揮手中的一份文件,愉快地說,“今年要迎接的檢查大大減少嘍!”
莊炳山的輕松,源于他手中的那份文件——關于建立扶貧領域監督檢查聯合工作機制的通知。4月7日,省紀委辦公廳、省監委辦公廳、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正式下發該文件,標志著福建省扶貧領域監督檢查聯合工作機制正式建立。
從前“翻爛賬本”
現在“一鍵通關”
周寧縣浦源鎮上洋村村主任張陳護和莊炳山有著同感。
“過去,村部的賬本都要被翻爛了,一個貧困戶要填十幾張表格。”張陳護感嘆。每次扶貧領域監督檢查,不同的檢查部門,不同的檢查時間,七七八八的檢查項目,村干部每天忙著迎來送往、準備材料,浪費大量的精力。
飽嘗以往之苦的,還有困難群眾。“一個部門前腳剛走,另一個部門后腳就到,檢查應接不暇,老是因為不同名目上貧困戶家抽查,老百姓覺得是搞形式、走過場。”張陳護說。
針對扶貧領域工作部門多、重復交叉檢查多的現象,福建省建立扶貧領域監督檢查聯合工作機制,深入推進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切實解決扶貧領域存在的多頭檢查、重復檢查、扎堆檢查問題。
扶貧領域監督檢查聯合工作機制由省紀委牽頭17家省直部門建立,省扶貧辦具體組織實施,省財政廳、審計廳等有關扶貧工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
能少則少,能并則并,能簡則簡。工作機制通過充分整合現有各類監督檢查,原本省直各有關單位的20項檢查一下統籌縮減為只有4項——聯合檢查2項、單項檢查2項。
德化縣雷峰鎮潘祠村黨支部書記羅建鋒為機制的建立大力點贊:“以往要申報堆積如山的材料才能過關的多項檢查,現在只要‘一鍵通關’。”
種得了責任田
唱得來群英會
17家省直部門如何有效協同運作?20項檢查減為4項,如何確保不是簡單化地合并?
省紀委監委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劉學新強調:“要認真落實中央‘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部署,深化實踐‘五抓五重’要求,把監督挺在前面,持續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省紀委監委立足職責,主動作為,督促省扶貧辦、16家省直扶貧工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確保既種好自留地,管好責任田,又唱好群英會、打好合力牌。
省農業廳扶貧綜合協調處處長潘良鎮說:“聯合檢查不僅切實減輕了基層的負擔,而且大大增強了檢查的計劃性、針對性、實效性。”
在機制運行過程中,省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重點對檢查計劃、質量、結果進行監督。省扶貧辦負責統籌、協調和組織扶貧領域監督檢查具體工作。扶貧工作職能部門根據各自職能職責,安排年度檢查計劃,報省扶貧辦統籌,根據統籌后的檢查計劃,參與聯合監督檢查或開展單項檢查,并對職能職責范圍內的監督檢查結果負責。
“聯合機制的建立使檢查在量上減少了,但在質上必須得到提升。橫向上實現各部門檢查成果通報共享,縱向上實現省市區(縣)的統籌聯動。”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人說。
打破“數據孤島”
“制度+科技”顯成效
扶貧資金在線監管系統的建立,使得聯合檢查工作機制得到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打破了以往職能部門各自獨立的“數據孤島”。
扶貧資金在線監管系統于去年11月份建成。今年1月份該系統正式運行以來,已將中央、省級的21項扶貧資金和民政、水利2項救災資金,共計23個項目納入監管范疇,監管資金總規模約26億元,惠及貧困對象近70萬人。
截至目前,今年省級21項扶貧資金已通過系統下達21.8億元,下達率達到81.3%;市、縣配套資金也陸續通過系統下達1.11億元,運行情況良好。
流向準、流量足、流速快,是省紀委監委對扶貧資金監管提出的目標要求。“我們在系統開發建設的過程中,重點對標這個要求,完善電子監察和監控預警功能。”福建省水土保持與鄉村發展亞行貸款項目辦公室主任江清棟介紹道,“目前正在推進的難點工作是如何設置不同項目扶貧資金的廉政風險點,因為各自的風險點不一樣。”
現在,各監管部門和貧困戶都可以通過登錄“福建扶貧資金在線監管系統”的網站,或者下載手機APP,在線查詢資金使用情況。當資金使用存在問題時,系統會智能亮“紅燈”或者“黃燈”警告。
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線監管平臺的建立能呼應聯合檢查機制“分級統籌、重心下移、精簡高效、注重創新”的原則,進一步激發機制的活力。
通過監管系統,貧困戶可以有效地監督扶貧資金是否發放到位;各部門間也可實現數據共享、綜合分析,做到在復雜的項目中“靶向精準”地查找到問題所在。聯合檢查更加有效地聚焦重點內容,關注扶貧資金、項目、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打通扶貧資金監管的“最后一公里”。
“現在好了,重實效、少材料,重成果、輕形式,一切圍繞著脫貧跑。這樣一來,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精準扶貧上了。”周寧縣浦源鎮扶貧辦負責人繆燕秀說。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我已閱讀并同意 《用戶隱私條款》
鑒于網絡的特性,本網站將無可避免地與您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互動關系,故特此說明本網站對用戶個人信息所采取的收集、使用和保護政策,請您務必仔細閱讀:
信息收集范圍
我們根據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僅收集為您提供服務所必要的信息。包括:
1、您在使用我們服務時主動提供的信息
(1)您在網站上報名填寫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包括輔導報名、等網站所有可填寫的頁面及板塊。
(2)您通過電話咨詢方式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3)您在使用網上咨詢服務所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4)您參與我們線上活動時填寫的調查問卷中可能包含您的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
我們的部分服務可能需要您提供特定的個人敏感信息來實現特定功能。
若您選擇不提供該類信息,則可能無法正常使用服務中的特定功能,但不影響您使用服務中的其他功能。
若您主動提供您的個人敏感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我們按本政策所述目的和方式來處理您的個人敏感信息。
本次報名數據服務由本網站提供,本網站不承擔由于內容的不一致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報名結果以最終輔導報名系統為準。
信息使用用途
我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及與用戶的約定,將收集的信息用于以下用途。若我們超出以下用途使用您的信息,我們將再次向您進行說明,并征得您的同意。
1、通過微信、電話形式建立溝通,向您提供學歷咨詢服務。
2、滿足您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學歷途徑規劃、學歷評估等。
3、項目開發和服務優化。例如,通過您的咨詢問題及服務過程中您的建議等,優化我們的服務。
4、向您推薦您可能感興趣的學校、資訊等。
5、學校推薦。例如,我們會根據您的具體要求以您所具備的條件向您推薦合適的院校。
為了讓您有更好的體驗、改善我們的服務或經您同意的其他用途,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我們可能將通過某些服務所收集的信息用于我們的其他服務。例如,將您在使用我們某項服務時的信息,用于另一項服務中向您展示個性化的內容或廣告、用于用戶研究分析與統計等服務。
信息保護
我們僅在本《隱私政策》所述目的所必需的期間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時限內保留您的個人信息。
本網站將對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嚴格的管理及保護,本網站將使用相應的技術,防止您的個人資料丟失、被盜用或遭篡改。
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本網站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
由于您將用戶密碼告知他人或與他人共享注冊帳戶,由此導致的任何個人資料泄露。任何由于計算機問題、黑客政擊、計算機病毒侵入或發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暫時性關閉等影響網絡正常經營之不可抗力而造成的個人資料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情況時本網站亦毋需承擔任何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
本網站將建立和維持一合理的程序,以保護未成年人個人資料的保密性及安全性。本網站鄭重聲明:任何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參加網上活動應事先得到家長或其法定監護人的可經查證的同意。若您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當您對您所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有相關疑問時,請通過與我們聯系。
適用范圍
我們的所有服務均適用本政策。但某些服務有其特定的隱私指引/聲明,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更具體地說明我們在該服務中如何處理您的信息。如本政策與特定服務的隱私指引/聲明有不一致之處,請以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為準。
您必須完全同意以上協議才能使用本網站的在線報名服務。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福建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